電子行業(yè)周報:美方提升中美關稅‚籌碼之爭仍待觀察
matthew 2019.05.13 14:39
本周核心觀點: 本周電子行業(yè)指數(shù)周跌 4.34%,全行業(yè) 237 只標的中,扣除停牌標的,全周上漲的標的僅 51 只,周漲幅在 3 個點以上的 30 只,全周下跌的標的 185 只,周跌幅在 5 個點以上的 83 只,周跌幅在 10 個點以上的 24 只。 五一節(jié)假日后的第一個交易日市場在貿易戰(zhàn)的影響下 A 股上演“千股跌停”,雖然隨后的幾個交易日有所反彈,但最終仍是失血嚴重的一周。前幾周的周報中我們就行業(yè)一季報的疲態(tài)已指出需要謹慎對待市場的預期變化。之前對五月初的反彈預期亦已經幻滅,市場明確進入調整周期(當然,在調整中仍有獨立成長的標的會演繹出結構行情),降低行業(yè)評級至“中性”。
本周以來,市場對于二季度智能手機出貨的情況開始逐漸轉為樂觀,這種情緒的變化緣于蘋果供應商 Dialog Semiconductor 執(zhí)行長 JalalBagherli 近期在采訪中對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一季度末將出現(xiàn)反彈的發(fā)言。 iPhone 第 1 季在大陸出貨量年減 30%,但華為出貨量在此期間激增 41%,華為和小米的成長率遠高于其他大陸品牌。去年四季度至今年一季度需求疲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,行業(yè)庫存去化確實在一季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釋放,但手機市場真正的成長可能仍需要看未來 12-18 個月 5G 正式發(fā)力的時點,現(xiàn)今仍是青黃不接的尷尬時點。
近期爆發(fā)的歐菲光事件引起了市場的諸多討論,曾幾何時,智能終端供應鏈是 A 股電子里最受歡迎的投資板塊,而觸控顯示又是這一板塊中單品價值最高的領域。 2013 年后,隨著智能手機主流觸顯方式發(fā)生變化、各種新功能推出、行業(yè)競爭加劇,國內的 TP 廠商紛紛開始橫向產業(yè)鏈拓延,從單一的觸控顯示模組擴增到攝像頭、指紋識別、機殼蓋板、 FPC、天線(連接器)甚至于電池和無線充電等等模組領域,以期在規(guī)模效應下實現(xiàn)整體成本的最優(yōu)化,爭取更多的下游客戶訂單。
對“規(guī)模”的追求成為這些企業(yè)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伏筆, 2016 年后,在金融“去杠桿”、股票市場連續(xù)下跌、智能終端行業(yè)成長放緩等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,橫向擴張的 TP 模組廠的資金鏈變得非常脆弱,模式難以為繼。在過去的一年多里,合力泰、星星科技、長信科技、以及最近的歐菲光都無奈之下選擇了股權轉讓,或許用“趨勢”這個詞來形容并不恰當,但這確實是這一行業(yè)發(fā)展至這一時期的一個特殊異象。當供應鏈由小而大之后,風險往往也是應運而生,一系列簡單的決策和行為的小問題,在下行周期中很容易會醞釀成大隱患,對于歐菲光問題的后續(xù)進展,拭目以待。
行業(yè)聚焦: 據(jù)韓媒《 inews24》報導,市調公司 Strategy Analytics(SA)的《 5G 無線連線網絡設備運營商的比較與 2023 年全球 5G市場潛力報告》預測,華為、諾基亞和愛立信將以不相上下的實力分食市場。預測指出,華為將拿下 5G 市場第 1 名,市占率預估為24.8%,緊接著愛立信、諾基亞拿下 2、 3 名,市占率分別為 22.9%、22.7%
日前,中國通信信息研究院數(shù)據(jù)顯示, 2019 年 4 月,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 3653.0 萬部,同比增長 6.7%,其中 4G 手機 3484.8 萬部,同比增長 6.6%,在同期手機出貨量中占比 95.4%,另有 2G、3G 手機出貨量分別為 167.0 萬部、 1.2 萬部,其中,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 3392.9 萬部,同比增長 7.2%,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 92.9%。
重點推薦個股及邏輯: 我們的重點股票池標的包括: 云賽智聯(lián), 南大光電、興森科技、韋爾股份、飛榮達、天通股份、聚飛光電,本周新增匯頂科技、 環(huán)旭電子。
風險提示: (1)市場超預期下跌造成的系統(tǒng)性風險; (2)重點推薦公司相關事項推進的不確定性風險。
?
申明:本文為作者投稿或轉載,在概念股網 http://m.iloveholybible.com/ 上發(fā)表,為其獨立觀點。不代表本網立場,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,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,投資決策請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。